艾滋病,又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其病原體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簡稱為艾滋病毒。AIDS為目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危疾病之一,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2023年12月1日迎來了第36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國的宣傳活動主題為“凝聚社會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為進一步推動艾滋病防治工作健康發展,營造全社會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圍,促進廣大群眾熟悉艾滋病的防控知識,正視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12月1日上午,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開展了抗艾義診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執行院長鐘淵斌帶領專家團隊重點向前來咨詢的群眾詳細講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等有關常識以及艾滋病早檢測、早發現、早治療的重要意義,倡導科學防治艾滋病傳播,樹立關注艾滋、關愛艾滋病患者的科學理念??剖裔t生和護士并為現場群眾免費進行測量血壓等服務,并為群眾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小禮品300余份。
通過此次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有力地推動了艾滋病防治知識的普及,擴展社會群體對艾滋病的認識,增強了群眾預防艾滋病的意識,減少艾滋病患者的歧視,為艾滋病防治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AIDS的危害
HIV進入人體后,主要殺傷人體的CD4+T淋巴細胞,使人的免疫力逐漸下降,出現腫瘤、病毒、細菌等多種機會性感染,直至引起多臟器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HIV的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中,可通過以下3種傳播途徑進行傳播:
性接觸傳播:多見于同性戀、多性伴的人群通過無保護的性行為傳播。
母嬰傳播:在懷孕、生產通過產道、哺乳過程中,感染的母親可能將病毒傳播給胎兒及嬰兒。
血液傳播:
1、可通過靜脈吸毒、共用注射針具傳播,這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傳播途徑。
2、輸血過程中輸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傳播。
3、使用被污染的醫療器械而被感染,如:牙科及外科手術器械。
4、日常生活中共用血液污染的剃須刀、牙刷、紋身等。目前尚無證據表明艾滋病還有其他的傳播途徑,正常的握手、擁抱、接吻、飲食均不會引起HIV的傳播。
預防艾滋病的三大防線
1、預防經血液傳播
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須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避免直接與艾滋病患者的體液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
2、預防經性途徑傳播
聚會時少飲酒,以免出現“酒后亂性”、“酒后失控”的行為。
盡量少去“酒吧”、“蹦迪”等娛樂場所,避免接受不熟悉的人給予的煙、飲料等,因為這些東西里面有可能隱藏著毒品之類成癮物。
發生性行為時,要全程正確使用安全套,這樣才能避免感染艾滋病。
3、艾滋病暴露后預防
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員在暴露于高感染風險后,如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感染狀況不明者發生體液交換行為,及早(不超過72小時)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藥物,降低感染風險。
暴露后預防應當在發生疑似感染行為后的72小時之內服用阻斷藥,服藥越早,阻斷效果越好。需堅持服用 28 天。